首页 收藏本站
waijingwang

丝绸之路 全球智库 华夏文化 教育互联 总裁视野 物联天下 亚太城市 能源天地
  当前所在:经贸动态
我国开启中微子研究新篇章
  2025.08.2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广州8月26日电(记者胡喆、马晓澄)地下700米,广东江门的一处静谧山体深处,一个直径超35米的有机玻璃球正静静捕捉来自宇宙的“幽灵粒子”——中微子。

8月26日,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正式运行取数。这座历时十余年建设的重大科学设施,将着手解决粒子物理学领域未来十年内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微子质量排序。



图为位于水池内(尚未灌水)的中心探测器(外部图)。(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供图)

中微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之一,也是宇宙中最古老、数量最多的粒子,从宇宙大爆炸起就弥散在宇宙中,无处不在却又“神出鬼没”,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导致人们不仅看不到,就连探测也十分不易。

直到1956年,人类才首次在核反应堆捕捉到中微子的踪迹。从那时起,中微子就成为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但仍有诸多未解之谜。

中微子就像宇宙留给人类的一道谜题。早在2003年,我国便论证设计了第一代中微子实验装置——大亚湾中微子实验。

如今,江门中微子实验接过了接力棒。它不仅要解答中微子质量排序问题,还将以更高精度测量中微子振荡参数,并涉足超新星、地球中微子、太阳中微子等研究。



图为中心探测器内部的有机玻璃球及光电倍增管。(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供图)

江门中微子实验的探测器核心是一个装载2万吨液体闪烁体的有机玻璃球,外壁镶嵌着数万只光电倍增管,一旦有中微子与之发生反应,就会发出微弱的光信号——这些信号将被放大、记录、分析,如同在深海中倾听宇宙的低语。

建设如此高精度的探测器,每一步都是挑战。江门中微子实验总工程师马骁妍介绍,项目团队在45天内完成6万多吨超纯水的灌注,将内外有机玻璃球的液位差控制到厘米量级,流量偏差不超过0.5%,有力保障了探测器主体结构的安全稳定。

“这是国际上首次运行这样一个超大规模和超高精度的中微子专用大科学装置,将使我们能够回答关于物质和宇宙本质的基本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门中微子实验首席科学家王贻芳说。



8月26日,科研人员在江门中微子实验运行控制室共同开启物理取数,鼓掌庆祝取数成功。新华社发(刘悦湘 摄)

江门中微子实验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合作组包括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名研究人员。从看不见摸不着的“幽灵粒子”,到一步步揭开神秘面纱,江门中微子实验是通向未知宇宙的一扇新窗口。

按计划,江门中微子实验设计使用寿命可达30年,后期可升级改造为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实验,将探测中微子绝对质量,检验中微子是否为马约拉纳粒子,从而解决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和宇宙学的前沿交叉热点难题。



这是8月24日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到的一个反应堆中微子事例示意图。新华社发(JUNO合作组供图)



这是8月24日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到的一个反应堆中微子事例示意图。新华社发(JUNO合作组供图)



在江门中微子实验中心探测器有机玻璃球顶部拍摄的光电倍增管(2024年12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工人在江门中微子实验中心探测器不锈钢网架上施工(2024年10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这是江门中微子实验中心探测器(2024年1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建设中的江门中微子实验中心探测器(拼接照片,2024年10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从江门中微子实验球底拍摄的中心探测器有机玻璃球(2024年11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8月26日,科研人员在江门中微子实验运行控制室共同操作启动物理取数。新华社发(刘悦湘 摄)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工作人员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要闻速递
泰国记恨缅战三百年
站内快讯
“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启动 伊朗
价格不菲的学习机,能“解放家
七部门:推动慈善文化进机关、
世界首例!中国团队将基因编辑
王毅会见韩国总统特使朴炳锡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会见王毅
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未作调整
王毅同印度外长苏杰生会谈
佩通坦呼吁恢复其总理职务 本
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5000亿元
司法部:行政检查应坚持“该严

京ICP备09036834号-11  67193698@163.com

Copyright @ 2005 www.worldiot.org.cn.All rihgt reserved.版权所有:外径导报网站